央企信托-45号泰州苏中地级市政信(泰州央企有哪些)

余老师 97 0

作为江苏唯一的国家级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示范区,泰州正全力打造金融支持改革发展的“江苏模式”。

央企信托-45号泰州苏中地级市政信

  9月19日,泰州在上海中心大厦举行金改(上海)推介会,吸引150多家上海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创投等金融机构200多名金融高管、业界精英出席。

  作为全省医药产业发展的“高原”,第八届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于9月15日至17日成功举办,吸引 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企业参展,汇聚全球6000多项专利和创新成果,签约30个医药产业及配套项目、总投资超过45亿元,各类医药创新资源正加速集聚泰州,一个大健康产业高地在这片热土上加快崛起。

  作为全省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泰州专门出台扶持创新发展的“1+4”政策体系,即《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区域创新生态示范区的意见》和《关于打造区域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政策措施》《关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关于打造长三角地区特色产业基地的政策措施》《关于打造最优人才发展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发出新一轮“聚力创新”的动员令,下决心把创新打造成为下一步发展的泰州标志。

央企信托-45号泰州苏中地级市政信(泰州央企有哪些)

  作为生态资源环境大市,泰州前不久在南京召开专家研讨论证会,提出把泰州里下河地区打造成具有独特魅力和影响力的诗意栖居大公园、水韵江苏新样板,把长江经济带泰州段打造成生态环境优美、高端产业集聚、港口城市融合的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一件件大事,都紧扣着泰州发展的核心命题:面对新的发展态势,瞄准省委确定的扬子江城市群的发展标杆,高点定位和谋划泰州未来。

  谋求发展新定位,挺直扬子江城市群之“腰”

  扬子江城市群建设,是全省新一轮发展的“发动机”和增长极。泰州致力下好“先手棋”,努力以新思路、新举措、新路径,挺直扬子江城市群之“腰”。

  “扬子江城市群战略的规划实施,打破了苏南苏中苏北三大经济板块的传统划分,实质性地改变了泰州未来发展的条件、区位和比较优势。当前对泰州而言,就是要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来看待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瞄准发展标杆来高点定位和谋划泰州的发展。”泰州市委书记曲福田认为,沿江八市同坐“八仙桌”,泰州必须锚定扬子江城市群中部崛起新坐标,奋力在打造长三角地区特色产业基地、打造扬子江城市群中部崛起城市、打造全省生态经济示范区、打造老百姓更有获得感的幸福家园等四方面取得关键突破,厚植跨越赶超新优势,突显“泰州板块”的底气与亮色。

  谋定而后动。今年以来,泰州围绕既定目标全面发力。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以打造长三角和扬子江城市群中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为目标,突出“跨江融合”和“区域一体”两条发展主线,坚持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城市快速路网、区域干线路网、农村公路网、干线航道网“六网并举”,力争交通基础设施全面接轨苏南,主要行业指标加速向全省第一方阵迈进,基本形成市区至沪宁一小时通勤圈、市域内城际半小时通勤圈、市区组团间15分钟通勤圈,充分放大泰州“承南启北、连接东西”的枢纽优势。

  做强产业新引擎,用发展新动能提升加速度

  建设扬子江城市群中部崛起城市,产业是关键引擎。

  泰州一直把集聚创新要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快速崛起。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连续16年领跑全省;高技术船舶及海工装备产业造船完工量在地区排名中首次位列全国首位;节能与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60多家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国内细分行业排名首位,成为“单打冠军”。

  站在新的发展坐标下,泰州按照转型升级、特色发展的思路,着力构建“一业牵引、三业主导、特色发展”的产业体系。

  一个重量级项目,就可能带动一个产业,改变一个城市。泰州通过大项目、好项目、强项目的招引,优化项目结构,提高项目水平,促进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今年上半年,该市完成产业投资1373亿元,增长17.3%,其中工业投资1025.27亿元,增长17.9%。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08个,新开工项目279个,新竣工项目240个。近一段时期以来,该市项目招引好戏连台,又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签约落户。8月21日,泰州“走出去”招商,在沪举行对接上海产业合作恳谈会,现场签约35个重大项目。一个月后,该市又把客商“请进来”,举办2017泰州金秋集中签约大会,61个项目落户、总投资近500亿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战略不仅要成为泰州发展的核心战略,更是下一阶段泰州能够乘势而上、实现中部崛起的制胜法宝。面对研发投入不够、企业创新活跃度不高、缺少大院大所支撑等短板,该市把创新驱动作为发展核心战略,加快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全力打造区域创新生态示范区。张氏纺织主动拥抱互联网,低端产业做出高端服务,成为“贴肤产品中的富士康”,打造成为袜业全球分拨中心。万向精工通过智能化改造,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质量控制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后几年,该市还将力争引进一批大院大所、高等院校分支机构,做到每一个重点产业都有国内外大院大所支撑,形成一批战略性重大创新载体。

  三大特色主导产业的迅速崛起,引领该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44.81亿元,同比增长8.1%;三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2006.74亿元,增长13.1%。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架起撬动新支点,为中部崛起注入“原动力”

  如果说,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注入崭新“智能”,那么高端人才的集聚则为城市未来提供了核心“智力”。

  围绕打造“人才高地”,泰州为中国医药城出台系列配套政策。每年拿出6000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对中国医药城重点引进的海内外领军型、高层次、紧缺型人才给予支持,最高可获500万元项目启动或风险投资资金,今年专项资金已递增至1亿元。亚盛医药董事长杨大俊获得了中国医药城给予的数百万元人才专项支持。短短几年间,其带领研发团队成功开发出多个单靶点、双靶点和多靶点药物,填补国内空白。中国医药城累计吸引3000多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仅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就有45人。诺奖顾问、院士董事长、教授CEO等一大批创新创业团队的到来,为泰州带来了国际最前沿的技术和国际化的视野。

  围绕吸引更多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泰州,该市刚刚出台的《关于打造最优人才发展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大手笔、高起点推出顶尖人才顶级支持“金凤凰”、产业领军人才集聚、离岸孵化“飞地引才”、高层次人才集聚、海外人才“智汇凤城”、“凤还巢”六大引才计划“组合拳”,对人才(团队)给予最高1亿元项目资助,着力构筑区域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力求以人才地标引领创新地标,打造产业地标。

  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构建“一业牵引、三业主导、特色发展”的产业体系,离不开金融要素强有力的支撑。去年11月,泰州成功获批国家级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试验区;今年6月,省级层面的泰州金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泰州市市长史立军说,目前,该市已梳理出改革任务100多项和2017年度金改重点工作40多项,泰州将致力先试先行。按照改革方案,该市财政局牵头组建了产业投资基金,聚焦重点和优势产业,实施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人行泰州中心支行创新船舶企业国内外汇贷款结汇管理,着力缓解船舶企业资金瓶颈,目前已上争3家企业开展外币资金集中运营试点。泰州医药高新区以中国医药城大健康股权投融撮合平台为载体,进行精准的股权投融撮合,已累计成功撮合3对,投融资额达3100万元。眼下,泰州正孕育着崭新的立体金融格局。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泰州正同步向纵深推进。该市企业注册登记实现了从“四证一体”“三证合一”到“一照一码”,建设工程审图实现了从“互联网+”联合图审到大数据O2O审图云平台,创造了全省和国内多项第一。

标签: #央企信托-45号泰州苏中地级市政信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